主题分类

城市教学点巡礼——上海篇

时间:2020-07-23 17:51 浏览量:
铂师干培总部位于杭州,在9个省份设有分支结构,并整合全国40+个城市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有力保障各地教学工作开展。本期铂师城市教学点巡礼,铂师小编将带您领略「魔都」的风采。
 
她作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经济中心自开埠以来就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的激烈碰撞和融合中急剧生长并演化为多重魔幻空间,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民族复兴之门。文坛巨匠驻足流连于精致而浪漫、冷艳又颓废的远东大都会,写下一篇又一篇塑造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佳作;仁人志士在由此涌入的各种政治思潮指引下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热血青年以商贾云集、风物荟萃的十里洋场为舞台上演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大剧。
 
她作为民族资本主义发祥地孕育出经济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江浙财团,爱国工商界人士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或毁家纾难、支援抗战;或踊跃参加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每到一地总能带动当地工商业迅猛发展。深圳兴起后一度沉寂的她又借浦东掀起的改革开放第二波高潮回到风口浪尖上,坐稳了经济中心牢不可破的地位。
 
她作为典型的国际化移民城市培育了不输千年古都的认同感和号召力!风靡于计划经济年代的上海货是可靠品质和精美设计的代名词,上海技师也声名鹊起。外流沪资助力港台崛起后,吴侬软语也开始通行于海外华人圈,从宋氏三姐妹、船王包玉刚、科学家李政道、邵逸夫老先生及麾下沪籍群星到首任香港特首董建华、美国首位华人女部长赵小兰、天后林忆莲,皆以一口地道上海闲话为荣。据统计共有25位世界级精英属于海派文化传人。
 
之前巡礼过的城市优势突出、各有千秋,但综合竞争力都难以望其项背。来沪培训的党员干部既能在最短时间内学到中国特色现代城市管理之道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又能足不出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异域风情。 

邓丽君-上海悲歌(日文).mp3来自铂师干培04:11

 
 
 
 
 
 
 
 
开班目录
 

《「红船精神」专题》

《「左联精神」专题》

《「抗战精神」专题》

《「浦东精神」专题》

《港口物流与区港一体化专题》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专题》

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及工业遗存改造专题

《住房民生保障及社区精细化管理专题》

 

「红船精神」专题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但北洋时代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改朝换代都快十年了可混乱局面仍未终结。中国究竟向何处去?十月革命给苦苦求索的先知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一群心忧天下、志存高远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齐聚上海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头脑风暴」。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会上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确定了建党后的中心任务。建国后上海市委根据中央指示经多方勘查,由多位当事人、见证人确认会址并立馆纪念。馆藏文物极为丰富,涵盖了鸦片战争以来各阶段的文献、实物、报刊、书籍和照片。

镌刻有「一大」代表群像的浮雕墙

电影《建党伟业》剧照
 

议程接近尾声时遭遇法租界暗探上门袭扰,与会代表一致决定休会并紧急转移,连夜分批乘火车赶到浙江嘉兴南湖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绵延不绝的光明之路!


建国后依照原样仿制的南湖红船
 

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赴浙主政伊始就来瞻仰红船,题词「精神传承、思想升华」,2005年6月21日又在光明日报发文首倡「红船精神」并定义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分别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左联精神」专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国进入国民党右派主导的一党训政期,形式上实现了统一。上海迎来「黄金十年」,工运逐渐陷入低迷,大量党员英勇就义,就连党中央机关都被迫迁往苏区。在我党力量损失最惨重的低潮阶段,革命的文艺创作却在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领导下开展得如火如荼。

三十年代初繁华的外滩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五十多人与会,场内座无虚席。潘汉年代表中共讲话,冯乃超报告筹备经过,郑伯奇解释了纲领。接着鲁迅在即席发言《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首次指明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指出左翼文艺家一定要接触实际社会斗争。「左联」把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培养出大批投身革命的文艺青年。
 

「左联」诞生地-中华艺术大学旧址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左联」开会场地
 

一代文学泰斗鲁迅先生是「左联」发起人和民权保障同盟重要成员,也是我党亲密战友,白色恐怖时期曾拖着病弱之躯在自家寓所关怀、庇护了大批青年作家和地下工作者乃至党的高级干部。
 

鲁迅故居(大陆新村9号)

电影《黄金时代》中的鲁迅、萧红和萧军
 

左翼文学及电影的兴起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抨击时弊、为民请命的忧民情怀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继承、延续和演化的结果。自古就为底层劳动者疾苦而歌的平民文人在马列主义理论影响下转变为新型知识分子,写作手法不再流于自发而感性的吟咏,而体现出具有阶级意识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其中五位烈士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左翼文青群体丰硕的创作实绩正是这种内在的人民性精神血脉和外来阶级性理念的有机融合与崭新创造,揭示的人性缺陷、阶级压迫和社会弊病至今依然广泛存在,堪称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馆内的左翼文化代表性成果陈列墙

 

「抗战精神」专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习近平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抗战前民族工业上海居其半,一旦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国府提前制订了厂矿内迁计划。为了抢占先机便于工矿企业转移,规模空前、战况惨烈的淞沪会战打响了!包括地方军阀在内的全国可用作战部队几乎所有精锐尽数参战,真可谓地不分南北全民族抗日。

 

分拆后装船起运的生产设备

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

 

由于火力配置、战术素养差距过大,重要据点相继失守,多名将领壮烈殉国,但国军坚守上海长达三个月的英雄壮举赢得了国际舆论关注和同情。虽然中国军人死伤过半,但日军也付出自“九一八”以来最惨重的伤亡,侵略部署被打乱,国内只剩两个留守师团。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馆内正在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专题讲座

生动展现姚子青营死守宝山的电影《捍卫者》


 

四行仓库是一座坚实的六层钢筋混凝土库房,位于原租界边缘,是目前沪上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一营全体官兵为掩护大部队撤退奉命断后,进驻该库阻击日军四天四夜,威震敌胆、誉满中外,号称“八百壮士”并被毛主席盛赞为“民族革命典型”。

四行仓库纪念馆

 

「浦东精神」专题
 

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首度提出在浦东建「东方大港」,可惜国父的构想在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旧中国只能沦为空想,直到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才有机会实现。

在上海过年的邓小平拍板浦东大开发

九十年代初的浦东,第一排高楼正拔地而起


有道是「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开发虽晚,但吸取了深圳头十年里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而且基础更好、起点更高、政策扶持力度更大,战略定位和发展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小平同志决策时一语中的: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而浦东是面向世界的!
 

浦东CBD夜景

 

经过三十年开发建设,浦江东岸崛起了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与深圳不分伯仲,成就举世瞩目,浦东也荣升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登临上海中心119层观光厅
同为移民城市和改革标杆的上海和深圳相似度很高,资深管委会成员都曾代表上海支援过深圳初创期的建设,因此「浦东精神」与「深圳精神」一脉相承。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的气度和抱负,已成为浦东人最鲜明的气质和风格。

世纪公园(1988年)

世纪公园(2018年)

浦东南路(1980年)

浦东南路(2010年)

正大广场(1985年)

正大广场(2015年)

 

港口物流与区港一体化专题

长江入海口通航史可追溯到唐宋,海岸线外移及「黄浦夺淞」后常年水深足够大海轮停泊的上海港初现雏形并设立江海关,《南京条约》及《五口通商章程》生效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北移而来。随着外国商品和资本涌入,各国商人竞相来此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上海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滨海小县向远东第一大都市进发。
 

因航运之便而勃兴的上海母亲河黄浦江
 

随着内外贸易和制造业持续发展,上海港年吞吐量从鸦片战争前区区120-150万吨猛增到改革开放前的八千万吨。1978年驶往澳洲的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辟后,上海港加入激烈的国际角逐。

 

 

管理层从角色定位和思维方式入手,在相继完成治理结构、管控模式、流程标准、制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的基础上实施了港务专业化、大型化、智能化提升改造。
 

解放前的虹口北外滩港区
 

与此同时,上海港终于突破吴淞口开始布局长江口南岸及杭州湾,并顺应世界潮流进军外海、南向直插杭州湾建设洋山深水港,由此成功跻身全球深水港名单。

反映洋山深水港建设的电影《东方大港》剧照
 

装备了新型大容量自动导引运输车的洋山港自建成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就一路扶摇直上,超过新加坡港成为目前全球容量最大、业务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并助力整个上海港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大港的桂冠。
 

正在港内卸货的远洋货轮

洋山深水港规划图

山海相映的洋山深水港区

东海大桥与陆域衔接区内规划了滨海工业区,大桥沿线建起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厂,洋山岛上又建成了上海第一个进口LNG接收站。

桥-港接驳处

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

俯瞰沿线风电厂

扩建中的供沪LNG接收站
 

洋山港不但造福于上海,更成为整个长三角跨省合作典范。在沪浙两地领导共同见证下,浙江海港集团和上海港务集团在上海签署了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两大世界级港口终于实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的融合发展。
 

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签署现场
 

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属保税片区及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载体,洋山保税港区是我国首个实行「区港一体」监管运作的保税港区,集聚了通信及电子产品、汽车及零部件、高档食品、品牌服装等进口商品的分拨配送中心,基本形成面向欧美的分拨配送基地、大宗商品产业基地和面向国内的进口贸易基地及航运龙头企业集聚地。
 

洋山保税港区入口处

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专题

上海自晚清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工商业基地,长达一百七十多年的高强度持续大开发在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带动长三角经济腾飞的同时也欠下了累累生态债务,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市民生活品质大打折扣。


雾霾笼罩下的大上海

清洁工正在黄浦江边打捞垃圾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上海设立了东滩保护区,最初只是保护迁徙候鸟的国际合作项目,并作为人工繁殖的扬子鳄野放地。崇明生态岛建设随之启动并初见成效,还作为成功范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入绿色经济教材,向全球42个岛国推荐。

 

预期崇明区到2035年基本实现、2050年全面完成「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届时全岛将成为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鸟类的重要栖息地、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行区。

 

东滩湿地公园雀鸣渡

已在东滩安家繁衍的野放扬子鳄种群

东滩湿地公园观海楼
 

在政协委员不断呼吁下,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污染治理也拉开帷幕。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并于2013年10月正式批复同意旨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原水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改善城市供水水质的《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金泽水库项目正式启动并如期完工

 

金泽水库
 

寸土寸金的上海自然景观极为稀缺,但市委、市政府依然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统一规划、分段整修了黄浦江畔的绿道系统,并投入巨资增建了一些街心花园、郊野公园及生态农庄供市民们游憩,为这座钢筋水泥都市森林平添了许多生动的野趣
 

黄浦江水岸(浦东段)

由重污染工业区改建而来的徐家汇公园

杨浦滨江雨水花园-芦池杉径

虹口彩虹湾公园下沉式雨水花园

花开海上生态园

辰山植物园内的矿坑花园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廊下郊野公园

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上海在原有的固废处置管理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前端督导环节,做到从源头上分离干湿垃圾,目前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百分之百,焚烧无害化处理比重也越来越高
 

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为准确分类扔垃圾的市民点赞


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手笔,在建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将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设备争创国际一流水准的资源回收率,同时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焚烧工艺、最安全高效的烟气净化工艺来大幅提升上海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水平,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整体效果图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中央控制室
 

总投资一百亿元的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已正式开工,作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竣工后将大幅提高片区污水治理能力、有效削减片区内雨季溢流
 

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主厂房效果图

 

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及工业遗存改造专题

在上海这座有「东方巴黎」美誉的中国城市化运动先驱,由外资主导的营建活动长盛不衰,沉淀了连片分布、难以计数的中高档住宅、商场、会所、写字楼,数量之巨、质量之精傲视同受欧风美雨洗礼的国内其它名城。不少经典建筑设计稿出自名师之手,价值举世公认;欧洲同时代的作品多半毁于战火,更显弥足珍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市有关部门会同高校、史学界及行业协会就此展开多轮全市大普查,共整理出三批近代优秀建筑名单进行分类保护,得到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百年老上海缩影-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外白渡桥+上海大厦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永安百货

与永安百货连通的七重天宾馆

国际饭店
 

走进昔日的租界高尚住宅区,一栋又一栋掩映在高大法国梧桐下的别墅、公馆宛若童话里的森林小屋,扑面而来的浓郁欧陆风让人顿生时空倒错之感,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精品高层公寓楼内居然还配备了电梯、泵房、浴缸、抽水马桶、管道煤气乃至公共泳池等近二十年才随着房地产大开发渐渐普及的高端生活设施

 

思南公馆

瑞华公寓(赛华公寓)

长乐邨(凡尔登花园)

陕南邨(亚尔培公寓)

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

自由公寓

麦琪公寓/白赛仲公寓/皮佛华公寓

卫乐公寓的法式摩登风格门厅

 

上海也曾是个烟囱林立的生产型城市,水阔江深的黄浦江承担了物流功能,而通江达海、内接腹地的苏州河两岸则汇集了我国制造业的精华。由于产业升级转型和城建规划扩容的需要,有着光荣传统的百年老厂相继停产搬迁,污染大户更是先走一步为环保让路。为了避免简单粗暴的拆迁造成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载体流失,上海市不断加大工业遗产鉴定及保护的力度,把后续利用与再生列入城市更新计划。不少经过翻新的旧厂房在列入优秀历史建筑的同时还辟为文创园区和工业旅游景点
 

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原大中华纱厂)

三十年代远东第一大水务企业-英商杨树浦水厂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原日商裕丰纱厂/国棉十七厂)

老码头创意园区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历史展示馆

 

住房民生保障及社区精细化管理专题

大都市里的贫民窟宛若一张漂亮脸蛋上挥之不去的点点暗斑,虽不堪入目却维系着草根阶层的基本生活需求!晚清以降背井离乡来沪谋生的「沪漂」便络绎不绝,然而广大劳动人民长期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居所之肮脏、潮湿、窘迫与富人区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反差巨大。

 

解放后,党和政府首先大力整治了肇嘉浜等多条「沪上龙须沟」,经济好转后又兴建了曹杨一村等著名的工人新村,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由政府主导的大型公共住宅项目。
 

《春到肇嘉浜》-周总理深入棚户区访贫问苦
 

爱国侨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陈嘉庚先生参观完竣工的曹杨新村后向周总理致信点赞:“其优待工人之建设,可谓现代化矣。工人地位既已提高,此后待遇生活必较优于过去,当不在商贾职员之下。”
 


 

入选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曹杨一村

五十年代末用于安置新增产业工人的张庙、闵行一条街在建筑密度、体量和功能方面再上一层楼,还整合了商业购物和文教娱乐中心,如此亲民的规划思路为上海这座「权贵、殖民者和冒险家的乐园」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平民气息。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女士也曾专程前来视察并欣然为社区命名。
 

张庙一条街
 

文革严重阻碍了住宅建设的进程,1980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仅为4.4平方米。朱镕基同志接任市长后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目睹老少几代同堂挤住一间陋室的场景后下决心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探索出一条国家、企业、个人合力建房的道路-率先放开住宅市场化并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发行住宅建设债券,立下年内建成五百万平方米新住宅的军令状并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朱镕基同志还提出“旧城区改造要跳出原地拆建的老路子,确立‘打到外线去,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思想”,由此拉开九十年代「百万居民大动迁」的序幕。他的一系列改革思路为上海住房商品化改革和公营住房保障事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朱镕基到南市区棚户区居民家慰问

内环规模最大的「两湾一宅」棚户区鸟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既视感的城中村

改造前凌乱不堪的隆昌公寓

经修葺后有所改观的隆昌公寓

 

新世纪以来京沪等中心城市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大幅超越工薪阶层承受范围,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上海自此进入住房民生保障的第三阶段:紧跟中央步伐严格执行以「双限」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构建「四位一体」租购并举的住保体系。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亲自上阵抓落实,最终促成了多个阶段性低位平台期让一部分有支付能力的青年「刚需」顺利减负上车,打破了「上海房价只涨不降」的神话。

反映「沪漂」住房梦的电视剧《蜗居》剧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降低准入门槛、让利于「夹心层」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作为上海「四位一体」架构中的重要一环,一经推出就备受赞誉,逐渐取代原先存在利益输送漏洞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在全国得到推广。

疫情期间大型保障性住宅项目彩虹湾四期交付
 

解决住房问题对于城市管理工作来说仅仅是开始,更棘手的是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实际上当年的「老公房」到后期大都陷入了恶性循环。比如张庙街不少一楼居民利用自家天井之便破墙开门,占用小区公共空间养花、种菜甚至开起了店,「破窗效应」快速蔓延,整个街区一度陷入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
 

整治前的乱象-天井变菜园及违章占道经营
 

对于上述老公房中普遍存在的乱象,上海采用微更新代替大拆大改,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居民积极参与方案的制定和决策,体现了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精细化。创造最适合老百姓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
 

2015年开始的社区微改造「十小工程」

整治完成的张庙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2018和19年,总书记连续两个秋天来上海视察多个基层社区,与一线社工及居民们亲切交谈。

 

习总书记同老人们在一起

习总书记与社区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交流


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习近平通过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营情况后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他还勉励上海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习总书记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现场指导

 

 
上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只要稍稍具有现代世界地理眼光的人,都会看中上海。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京城:背靠长城,面南而坐,端肃安稳;上海正相反,它侧脸向东,面对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而背后,则是一条横贯九域的万里长江。对于一个自足的中国而言,上海偏踞一隅,不足为道;但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它却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

 

一方面,殖民者、冒险家、暴发户、流氓、地痞、妓女、帮会一起涌现;另一方面,大学、医院、邮局、银行、电车、学者、诗人、科学家也汇集其间。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你来我往,此胜彼败,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这里是一个新兴的怪异社会,但严格说来,这里更是一个进出要道,多种激流在这里撞合、喧哗,卷成巨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