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类

城市教学点巡礼——南京篇

时间:2020-06-19 09:46 浏览量: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金陵自古繁华!长期作为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京历史地位举足轻重,多次庇佑华夏正朔免遭异族铁蹄践踏,自明以降更是两度定鼎、光复中华、一统天下。千古名相诸葛亮惊叹于「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霸气,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由衷赞美「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人民领袖毛主席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千年古都从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经过七十多年建设,南京已形成都市圈,发展为特大城市、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性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东部战区机关驻地、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门户,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节点。

 

怀着欣喜和敬畏到这样一座底蕴厚重的文化名城和经济强市受训,对于广大干部党员来说必将是一场难忘的学习之旅,本期将向大家展现。

 
 
 
 
 
 
 
开班目录
 

《「雨花英烈精神」专题》

《「长江大桥精神」专题》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专题》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

《基于民生改善的社会管理创新专题》

《历史文化保护及工业遗存改造专题》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专题》

《高校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专题》

 

「雨花英烈精神」专题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在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的重要区域。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南京红色在线」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正式上线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外景、纪念碑及群雕《英勇就义》

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史起点,拥有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等20多所(处)区级以上红色文化和相关纪念场所,以及近150处革命遗址和大量的红色史料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浓缩了中国历史大转折波澜壮阔的历程,展现了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付出的英勇牺牲与不懈努力,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成为南京这座城市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少先队员们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前接受思想教育

 

「长江大桥精神」专题

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过江依赖轮渡,运力有限、效率低下,既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又极大阻碍了南北交通物流,北洋、日寇、国民党对此都束手无策,美国专家断言「水深流急,不宜建桥」。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成功经验,建桥贯通沪宁和津浦铁路被摆上议事日程。开工不久中苏关系破裂,从此失去一切外援的中国人毅然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大桥建成时创造了公铁两用桥总长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向全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此,这座「争气桥」作为南京新地标和祖国逐渐强大的见证以各种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形象不断出现在宣传海报中和茶杯、铅笔、鞋子、镜子、香烟、自行车上,升华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象征和南京经久不衰的城市名片,也融入了市民和游客的集体回忆,并入选「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

伴随着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南京已拥有四座跨江大桥、一座高铁专用桥和一条过江隧道。历经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大桥行车荷载早已远超最初设计极限,在多次封闭式检修改建后仍巍然耸立,堪称交通运输史上的奇迹!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专题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基层工作要以党建为引领」方针指引下,仙林街道党工委多方协调、积极筹措办公用房,只用三个月就建成融党建活动和群众服务于一体的仙林党群服务中心,目前是南京最大的基层党建阵地。总面积三千余平方米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分党誓厅、党史厅、党示厅、党视厅、党事厅、党建厅、党群厅、党教厅八大功能区,另设「党员之家」、「清风茶室」等政治功能活动室。走廊两边的墙壁和各功能区大厅内均陈列有展板和视频播放屏。党史厅内用满墙图文展现了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光辉历程,而党示厅、党视厅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中央反腐倡廉建设的最新进展。

仙林党群服务中心外景、内部以及前来参观交流的大学生们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市近年来聚焦新形势下出现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真抓实干,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在市、区两级党委组织部门指导下,南京众多开发园区、商贸圈普遍建起党组织,带动了组织生活的高效开展,塑造了「红领汇杰」楼宇党建空间等推广价值极大的品牌化先进典型。

「红领汇杰」楼宇党建空间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

南京的国民经济一直由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主导,重化工业占比高,严重依赖产能过剩的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等资源型产业和化工、轻纺、机械等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基础上,根据党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决策部署,南京市政府积极谋划,以「1+5+3+3」文件作为总纲着手改革。

江苏省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南京钢铁集团

经过几年努力,改革初见成效: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实现规模下降、布局优化,现有企业也相应提升了环保和能效级别;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智能电网、风电光伏、卫星应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速。

江宁智能电网博物馆

春意盎然的大唐南京发电厂

南京金龙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开沃」纯电动公交车

 

基于民生改善的社会管理创新专题

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愿景的南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紧盯提高城市能级这个主攻方向,努力打造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标识。这其中提升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重中之重。

南京市按照推进平安中国、平安江苏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提升群众安全感为重点和抓手,坚持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南京建设,坚决维护省会城市大局稳定,全市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稳定事件,全市刑事警情下降27%,降至2012年以来的最低值。

南京公安与联通签约合作开展5G警务

 

历史文化保护及工业遗存改造专题

朱自清先生曾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从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文化、三国石头城到总统府,从孙权墓、明孝陵到中山陵,无不诉说着这座千年帝都的往昔。星星点点散落民间的私家园林、名人故居数不胜数,以秦淮河、夫子庙为轴牵起一整片人文景观风光带。南京还为此成立了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专门开展以老城历史文化研究、保护、建设、发展、利用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业务,开全国之先河。

南京明城墙

中山陵享堂

秦淮风月

夜泊秦淮

江南四大名园之瞻园

金陵机器制造局、首都水厂、金陵船厂、南京造币厂……作为洋务运动始发地之一和民国首都,南京留下了大批工业遗存,如今部分已被改造开发,但更多湮没在城市变迁浪潮里。南京市编制的全国首部工业遗存保护规划,近日通过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规划鼓励活化利用,要让工业遗产「活」进现代城市。

金陵机器制造局

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专题

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承接了来自上游的大量污水,外加辖区内众多钢铁厂、炼油厂和化工厂产生的重化工业污染,一度长期陷入「天不蓝、水不清」的窘境,间接导致白鱀豚功能性灭绝、江豚岌岌可危。到底要GDP还是要绿水青山?南京人选了后者。

由哈啰出行赞助的保护江豚公益宣传活动

一方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南京软硬兼施,以潜移默化的科普宣传营造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结合同步进行的蓝天碧水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总目标。

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江宁谷里徐家院村

江宁谷里大塘金村

 

高校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专题

人文荟萃、文教昌盛的南京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国家级学术中心,无数文坛巨星和学界名流曾流连于此。江南贡院这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为明清两朝选拔出半数以上官员,堪称「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现已辟为中国科举博物馆。

江南贡院门楼

考场号舍遗址

中国科举博物馆

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后,伴随着新学兴起,南京出现第一所近代新式高等学校-三江师范学堂,这便是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前身。南大在国立中央大学时代盛极一时,抗战胜利曾后被评为亚洲第一,也是全国院系大调整后新立七所本地高校的共同母体-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时作为江苏省会、东部战区机关驻地和全国性的科教中心,南京也汇集了一大批在省内、军内、长三角乃至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流高校。

南京地区本科院校前三十强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一批创新大国、科技强国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布局建设了一批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才驿站。目前,全市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一有国际化团队参与。

南京倾力支持外来人才和企业共同圆梦。初创科技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三年内经济贡献全额自留;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落实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基础上可额外享受一成研发投入的奖励;年入超过五十万的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个税奖补。此外,在科技金融、人才安居方面,也都出台了高含金量的优惠政策。

 

南京:游走在古典与现代间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

 

 在线咨询